武昌起義,改變了民族家國命運。到了武漢,又怎能不去追尋呢?
【紅樓】
辛亥革命博物館,依託在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即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閱馬廠,西鄰黃鶴樓,北倚蛇山,南面首義廣場。 舊址佔地面積18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0000平方米。 因舊址紅牆紅瓦,武漢人稱之為紅樓。
紅樓原為清朝政府設立的湖北諮議局局址,於1910年(清宣統二年)建成。 1911年(農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並一舉光復武昌。 次日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推舉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 隨即,辛亥革命領袖之一黃興趕赴武昌,出任革命軍戰時總司令,領導了抗擊南下清軍的陽夏保衛戰。 武昌義聲贏得全國響應,260 餘年的清朝統治頓時瓦解,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隨之終結。 武昌因此被譽為「首義之區」,紅樓則被尊崇為「民國之門」。
![]() |
![]() |
議事堂 |
![]() |
大樓外花圃 |
【楚望台】
位於武昌梅亭山,今起義門左側山岡。 元朝末年, 朱元璋進軍武昌,曾駐蹕梅亭山,在此聞報得第六子,高興地說:“子長,以楚封之”。 朱元璋當皇帝后, 洪武三年(1370年)封第六子朱楨為楚王。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楨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樹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並建「封建亭」。 朱楨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此遙望帝京,故又建 “楚望台”。 從此,梅亭山一帶被稱為楚望台,是明清兩代武昌較為著名的風景名勝之地。
清末湖北新軍在此設軍械庫,當時存有 12 4 門大砲、5.9 萬支步槍。 楚望台是武昌首義軍發難後佔領的第一個目標,後各路起義軍集結於此,楚望台一時成了起義軍的大本營。 起義軍在此補充彈藥後,發動了向湖廣總督署、 張彪的第八鎮司令部的進攻。
楚望台及軍械庫原址無存,但是這裡仍然是武昌城區內的一片高地。 遺址上立有高 2米 、寬 1.2 米 的文物保護標誌,題「 辛亥革命楚望台舊址」字樣,以示此地為武昌首義時期的「楚望台軍械庫」。
![]() |
沿城墙頂往東走就是楚望台 |
![]() |
軍械庫遺址所在 |
![]() |
斷垣 |
![]() |
楚望台上偶拾 |
.
.
16 則留言:
校長:
從相片看,睇黎你既修身大計成功左大半!
自由
哈哈,武漢歸來後續有進境 :p
Woo....那3張黄色花很美,收藏了。
我都要去!
生活照中是 二公子 拍掌?
呵呵,牛牛,還有更美的在後頭,包你戀戀不已 ^^
inner:
不,我那乞兒仔沒這麼英偉。那是我的一位已離職同事,照片拍在兩年前了。
#1 cool....
#3 靚構圖....
#8 疑幻疑真....
#12 美....
獅妹
呵呵,謝謝獅妹 :)
一個字「型」呀!
係老人營裏跑出來的 ~~~
相片精彩,還上了一堂歷史課,多謝校長!
嗯嗯,多謝你來看才是,尚要向你多學習 :)
噢......不敢當不敢當,校長咁講我會無地自容架。
怎會呢?來觀此博的好友皆為我師 :)
校長:
猶如上了一堂辛亥革命的歷史課.不過我對黎元洪的印象麻麻地。
對,不算是頂級人物,為政生涯也滿是爭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