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星期六

為母作誌之出生,成長,戰爭,存活

.
莊士敦道 205 號,我母戰後入住
母親 1923香港出生,外祖父何幹南,又名何橋廣,外祖母張嬋,生子女八名。姨媽何勤第三,舅父何第七,母親第八,餘皆早歿。

外祖父生前為香港敬記船廠買辦,母親五歲那年,外祖父坐船返廣州,但船剛離碼頭一丈,外祖父不適危急,其後過身,初葬港島雞籠環,後來由舅父移厝回鄉。

外祖父過身後,母親隨外祖母返佛山灣華村鄉下,八歲學打紗織布,沒正式交學費學習,只從旁偷師,但手藝已非常出色。農曆年所有織機都停頓,唯獨母親獲發工作。十一歲那年到廣州仁濟路近上下九歐美理髮鋪做洗毛巾工作,月賺兩元,三姨母則負責造飯。那時闊太們多有打賞,賺到錢就穿梭鄉間省城,俗稱巡城馬的信差帶給外祖母。


1938年日本人進兵廣州,母親先回佛山,不久佛山危急,外祖母委託巡城馬帶母親逃到香港,投靠外祖母堂姊七姨母,後來七姨母要搬到北角,外祖母便到港與母親會合,在莊士敦道 206號用兩元四角月租一個床位。

1940年,母親在北角余英製罐廠工作,為省回當年下層三個仙,上層五仙的電車費,每天早上六時二十分便與兩位同伴一齊沿電車路徒步四十分鐘往北角明園山,經過火油倉時常因屐聲太大而被印巴籍看更嘮叨,最終還是花三毫半買了膠底鞋。

在余英製罐廠工作,每天才賺四角,一星期返足七天,若整月沒請假就可多獲兩天工資,那年頭淨麵兩個仙一碗。母親的左手食指頭就是在余英製罐廠工作時不慎弄傷,因醫治不善而最終截去。

外祖母回佛山後,母親搬到太原街 14 號二樓,跟二房東的女兒同床,舅父同住一單位的另一床位。

1941年打仗,余英製罐廠結束,母親就常經渣甸山步行到黃竹坑攞菜,香港仔攞魚,回灣仔街頭擺賣,每天可以賺三毫半,還可以有剩魚可吃。


日治時期住譚臣道,幫灣仔有勢力人士陳永及五姑工作,亦因此見過何賢,及他的兒子何厚鏵。也因在陳永處工作,認識了當時還在當差的父親。那年頭母親月薪五十元,是很高的薪酬了。1945年美軍反攻,大炸灣仔,母親帶著陳永的三名子女到大澳避炸彈,艱難的度過二十多天。
.
.
.